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
近年來,云南中煙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昆明卷煙廠生產一部二車間緊緊圍繞企業發展戰略,以人才培養為切入點,搭建形式多樣的學習平臺,將車間的長遠發展與職工個人成才有機結合,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流程及機制,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成效顯著。
創新用人管理,激發人才活力
人才活力足不足、動能強不強、作用能不能充分發揮出來,關鍵在于體制機制是否適應企業發展需要。
目前,二車間現有職工173人,年齡在35歲以下的青年職工有28人,35歲以上的職工145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職工42人,其他學歷職工131人。如何解決年齡結構分布不均、高學歷人才占比不高的問題,成為影響車間人才隊伍培養的關鍵。
自2015年起,二車間著手建立崗位多能工培訓體系,并開展相關培訓工作,編制《崗位多能工培訓管理細則》,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培訓考核,以實現現場作業人員操作技能多樣化,為一線職工搭建提升技能的平臺,充分調動全員學技能、學技術、謀發展的積極性。培訓內容涵蓋工藝質量、設備、安全、精益管理、精益6S管理和實操等多個方面,通過理論結合實際的系統性培訓,使職工工作水平和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在對職工技術技能水平、崗位需求、業務需求等進行深入摸底后,基于青年入職培訓、烤季初集中培訓等傳統培養方式,二車間制定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多能工培訓、重點崗位積分制等,快速提升了青年職工技術技能水平,有效發揮了經驗豐富的骨干人才的傳幫帶作用。
2012年入職的胡志敏,是在車間多能工培養計劃中成長起來的優秀代表。在車間里,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老胡”,這不僅因為他為人沉穩老成,更因為他技術技能全面。
一直以來,車間短梗毀型設備排障難、調控慢的問題突出,對準時化生產及生產效率產生了較大影響。胡志敏在分析現狀后發現,毀型設備與除塵設備分設、設備缺乏直觀的運行反饋及報警系統是導致設備操作流程繁瑣、排障耗時長的癥結所在。為解決該問題,胡志敏對毀型設備電控系統進行深入研究,利用車間“退役”的HMI(人機交互界面)面板,開發了短梗毀型設備控制系統,大幅降低了設備操作難度、縮短了故障排除時長。
現在的胡志敏,既是車間最年輕的帶班副作業長,也是復烤電氣維修技能拔尖的修理工,更是能熟練操作潤葉、復烤等關鍵工序設備的操作人員。
經過5年多有針對性的培養,目前,車間共有53名職工通過多能工培訓及認定,占現場操作人員的53%,充分激發了職工隊伍活力,人才隊伍結構不斷優化,良性發展局面正在形成。
完善培養制度,營造學習氛圍
工學矛盾,是影響職工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解決這個矛盾,才能讓職工安心學習,激發其學習熱情。
為此,二車間積極探索,從2019年起實施重點崗位學分制管理,要求潤葉、打葉、復烤三個關鍵崗位的36名操作人員在規定周期內積滿50學分。圍繞重點崗位培訓,車間設置了質量意識提升、重點崗位質量風險控制、設備維護保養、打葉復烤五項技術等29門課程。參訓職工可根據自身知識需求及工作時間,靈活參加現場培訓或自學,通過考核后可獲得相應積分。靈活的學習方式有效激發了員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小劉,能不能把《機械設備基礎知識》和《設備潤滑管理》的課件給我拷一份?這不再過幾天就要考試了,我自己回家補補課。”前幾天,車間機械維修工朱濤出差回來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內訓師劉欣瑋要課件,好好補補課。“這次的課程設計很有針對性,雖然沒能趕上現場培訓,但還有‘補課’和‘攢積分’的機會,真是太好了!”朱濤說。
此外,職工通過參加師帶徒活動、取得與本職工作相關的職業技術技能資格鑒定證書等,都能獲得相應學分。
重點崗位學分制的實施,進一步規范了車間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妥善解決了工學矛盾,逐步建立起了重點崗位職工主動參加教育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長效機制。
積極探索創新,實現“青藍并進”
老帶新、師帶徒,是職工隊伍建設中常見的培養方式。近年來,高學歷青年職工比例不斷提高,于是,二車間動員青年職工在跟老師傅學習技能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善于學習、善于創新的優勢,實現“青出于藍、青藍并進”,師傅和徒弟共同提升。
針對設備維修主力實操能力突出但技能鑒定考核通過率低的問題,二車間組織青年職工擔任講師,開展煙機設備維修工(打葉復烤)鑒定理論培訓。培訓講師以通用、基礎、專業知識等為藍本,結合工作實際,就鑒定內容、學習技巧等向參訓職工進行詳細講解,并及時組織測驗,檢驗培訓成果。通過不斷優化培訓方法,車間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通過率顯著提升。
打葉復烤線作業長李云說:“車間這些年輕人熱情有活力,對我們不清楚的知識點也會非常耐心地講解。在實踐中,他們能充分發揮理論優勢,進步非???。”
通過打造全方位的人才培養機制,近年來,二車間逐步形成了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為車間提升制造能力注入了強勁動能。2020年,車間開展創新項目35個,有效提升了打葉復烤各項指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