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驅車沿盤山公路駛入水口村,頓覺豁然開朗。整潔的村莊,新房錯落有致,房前屋后,田間地頭,滿眼盡是一株株、一排排、一片片的櫻桃樹。櫻桃果子綴滿枝頭漸次成熟,空氣中已然彌漫著櫻桃的香甜氣息。
紅瑪瑙櫻桃開花吸引游客前來賞花。會澤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看著現在的景象,是不是很難想象這里曾經多么貧困落后?”紅云紅河集團駐馬路鄉水口村第一書記陶海聰露出櫻桃般燦爛的笑容道。陶海聰來到水口村至今已是第7個年頭。
水口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馬路鄉,海拔1260米,是典型的山區村。曾經的水口村閉塞、落后,受地勢制約,田地小塊分布,農產品往外運輸的成本很高,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0元。
“過去,村里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出行是人畜長期踩壓而成的毛路,到處坑坑洼洼。當時從鄉政府到村里只有一條土路,駕車一個單邊要3個半小時”陶海聰詼諧地說道,“那可是晴天是揚灰路,雨天是泥水路。不把基礎設施建設好,鄉親們的生活就沒法改善,更不用提脫貧了。”
幾年前,有幾戶村民引進了幾株紅瑪瑙櫻桃樹栽種在房前屋后,掛果后發現果子不僅長得好,口感更好。這個發現,讓陶海聰和駐村隊員們眼前一亮,沒準這就是水口村尋求發展的希望。
說干就干,駐村工作隊對水口村種植紅瑪瑙櫻桃的可行性、紅瑪瑙櫻桃的市場價值等進行了深入調研,從2016年開始向上級申請在水口村發展紅瑪瑙櫻桃種植產業。2018年,馬路鄉黨委政府正式批準該項目。
2019年,紅云紅河集團撥付幫扶資金,水口村農業合作社紅瑪瑙櫻桃特色種植產業拉開帷幕,初期種植規模300畝。
萬事開頭難,不少村民對新品種、新項目心存疑慮,駐村工作隊隊員們一遍遍走家串戶進行宣傳。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不僅給種植戶發放種植補助,而且從購買果苗到灌溉養護等環節全程進行指導,組織技術培訓。“我們自己帶頭種,讓鄉親們看到實實在在的進度和希望,大家就有信心了。”陶海聰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看得見的收益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紅瑪瑙櫻桃種植的行列中來。“跟著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加油干,會有收獲的。”紅瑪瑙櫻桃種植戶馮玉華笑得燦爛。目前,他家種植了3.5畝,去年有0.5畝掛果,賣了2000多元。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收入會更好。
“得益于前期道路等級提升,灌溉管網完善,水口村發展紅瑪瑙櫻桃種植,可謂水到渠成。”陶海聰介紹說,“紅瑪瑙櫻桃畝產量保守估計在750公斤至1000公斤,按40元/公斤售價計算,畝產值約4萬至5萬元。如果管養得好,產值會更高。”
如今,水口村500余戶農戶,種植瑪瑙櫻桃近2000畝。“現在,我們的生活像紅瑪瑙櫻桃一樣香甜!”有村民笑道。
可是,光靠賣櫻桃賺錢還不夠。若能有一個更長久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鄉親們才能持續穩定增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水口村正努力發展紅瑪瑙櫻桃鄉村旅游,通過農旅融合,為夯實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注入新活力。
融入牛欄江沿線文化旅游長廊建設之中,“紅瑪瑙櫻桃村”將成為馬路鄉的亮點村莊品牌。“農家樂、民宿、民族文化手工藝品??鄉村旅游的配套正在逐步完善,在美化鄉村的同時還能帶動百余人就業。”陶海聰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這個曾經的窮山窩,如今已成為牛欄江畔的“世外桃源”。